文化是老百姓的精神家园。各地在城市文化功能建设上,做了大胆尝试,丰富人文、自然景观,持续吸引着大家的目光,文化正在由潜在生产力变成现实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更为持续增强城市文化可能性和生命力创造了新的机会。实践证明,城市文化创意氛围、城市舒适性宜居性、城市未来可塑性等,都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文化建设会使城市更加宜居,并赋予城市新的审美功能,通过“三凸显”全力打造城市文化建设,让每一座城市都散发出自己的文化魅力和独特内涵,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凸显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运用,承载融入现代城市新生活。文化遗产生动记录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演进,承载着一个城市和居民的“乡愁”。在城市发展中,防止大拆大建,防止人为地割断城市的历史文脉、阻断城市的有机生长,积极树立系统保护的理念,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老城格局、特色风貌、地域环境,还要传承好风俗习惯、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应将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活发展中,做好活化利用,彰显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将民俗文化、手工技艺融入广场文化、社区生活、文明实践中,打造城市品格,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凸显文化内涵挖掘与特色营造,挖掘寻回城市文明新记忆。城市文化资源和历史记忆,是一个城市最具特色、最有“故事”的地方,也是城市有机生长的逻辑起点。挖掘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元素,推进实施城市文化提升工程,立足长远、科学规划,既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保护,寻回城市的记忆,又要体现现代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突出自身文化特色,塑造独特的城市气质。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机制,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目标,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现代阐释,提炼出适用古今的共同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找到城市更新发展中的“文化之魂”、“文化之美”。
凸显公共文化空间与消费业态,持续创新城市发展新动力。消费业态产业发展是城市更新和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核心是以居民文化需求为导向,逛旅游景点、买潮流好物、看时尚剧目、品艺术之美悄然兴起。在城市文化空间和文创产品的打造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围绕市民和游客需求,进一步丰富文化展示内容、创新文化展示形式,让每一位消费者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积极将新型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内容、多元主体等嵌入到社区服务、文明实践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打造特色品牌,让消费业态向品质化、多元化、场景化、智能化升级,提升人民群众满足度与获得感。
(大田县委文明办 高上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