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清: 每参加一次救援就多一次对心灵的洗礼-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道德模范·身边好人
吴玉清: 每参加一次救援就多一次对心灵的洗礼
[三明日报]         2023-04-03 15:17:00        字体显示:

  敬畏每一个生命,哪怕已逝去,我们都要将他们完整地护送出废墟  

  2月6日,土耳其发生的两次7.8级强震,震惊了世界。

  作为一名专业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吴玉清的神经比普通人绷得更紧。从上午9时17分土耳其第一次强震发生那一刻起,吴玉清就端着手机,盯着新闻播报。

  72小时,地震废墟救援的黄金72小时,不时地闯进玉清的脑中。

  “叮铃”,2月6日傍晚,玉清隶属的厦门蓝天救援总队微信群发出征召令——“征召队员赴土耳其救援救灾”。

  不一会儿,群里报名的人数就有60多人。吴玉清所在的蓝天救援三钢队的8名队员全都报了名。

  参与过尼泊尔地震救援、斯里兰卡洪水救援两次国际救援,以及云南鲁甸地震救援、福建泰宁泥石流救援、福建闽清水灾救援等救援救灾的玉清被总队选中。

  2月9日12时05分,厦门蓝天赴土耳其救援救灾队在队长陈素珍的带领下出征,经过辗转,2月10日16时30分,救援队安全抵达阿德亚曼市。

  近30个小时的征程,吴玉清和队员们略显疲惫,但阿德亚曼市的灾情震惊了所有人——

  原本繁华的都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几十层的高楼垂直式坍塌变成了两层,底下埋着数以百计的生命。街边的路上全是坍塌的石块,房屋已经全部倒塌,道路如波浪般起伏,遇难者的遗体停放在路边……

  吴玉清清晰地记得陈素珍队长说:“这里是人间炼狱!”这位参加过汶川大地震救援的女悍将,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此时,离大地震发生已经过去105小时,黄金救援期已过。还未来得及扎营的救援队迅速投入到搜救挖掘工作中。

  20时许,“下面有人!”队友王志建的喊声聚拢了大伙。吴玉清就着头顶灯光看见,一个躬着身子的人形依稀可见。可是雷达生命探测仪显示,已经无生命体征。

  蓝天救援队有个规定:敬畏每一个生命,要让每个搜救到的生命都有尊严,哪怕他已经逝去,都要将他们完整地护送出废墟。

  现场情况异常复杂,为保证幸存者的遗体完整,吴玉清和队友们只能用撬棍和双手去挖掘……余震不时发生,石块、砖头、杂物不时滚落,钢筋混杂着水泥异常坚硬,大家轮流作业,终于打开了救援通道。

  第二天一大早,吴玉清和队友们才惊讶地发现,他们昨晚发现的人形是一家三口:丈夫弯腰护着妻子,妻子弯腰护着怀中的孩子。三个重叠又逐渐放大的“人”。吴玉清和队友们默默肃立,向这个充满人性光辉的一家人默哀。

  在救援现场,吴玉清和队友们经常会出现一齐突然静默的时刻,吴玉清说,那一刻她甚至能听到身边队友的呼吸声。静默,是因为现场正在进行紧张的生命探测,断壁残垣间,极度安静下,蕴藏着生的希望。

  在蓝天救援队,吴玉清除了参加救援行动外,还负责救援队的后勤和物资保管任务。

  土耳其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十几度,晚上直接降到零下十几度。

  每天早晨做救援准备时,吴玉清要先把冻成冰坨的衣服理顺穿上,再去套同样硬邦邦的鞋。搬运物资,由于过度用力,玉清的指甲盖时常裂开。清洗物品时,水混着冰,裂开的指甲和皲裂的手一同泡在冰水中,那是一阵阵刺骨的疼痛。

  晚上的帐篷,感觉就是冰窖,队员们就一个紧挨着一个,相互取暖。

  由于物资匮乏,前期,队员们只能靠面包和土豆泥来果腹。为了队友的安全和健康,玉清总是想尽办法保护着队中小小的瓦斯炉,用微弱的炉火为队友们保温着热的食物。

  2月16日,蓝天救援队结束阿德亚曼市的救援行动,转赴哈塔伊市进行救援救灾。在阿德亚曼市,他们将搜寻挖掘出的32具罹难者转交到了当地红十字手中。

  经过6个小时的跋涉,救援队终于驾车抵达位于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的哈塔伊市。

  哈塔伊市同样成为废墟,在两天的救援中,吴玉清和队友们顶着刺鼻的气味和漫天的粉尘,搜寻挖掘出11名遇难者。

  没有后援的他们体力严重透支……

  “这次救援我们把43位遇难者有尊严地、完完整整地从坍塌的废墟中带出!”玉清的口中带着深深的伤感。

  2月18日,蓝天救援队结束了在土耳其的8天紧急救援。回国了,在伊斯坦布尔机场,土耳其的边检官员特例为蓝天救援队开通绿色通道,免检通关。一名土耳其救援人员主动过来和队长陈素珍互换肩章。

   每一次出发,她都瞒着老父亲;每次归来,她都保证是最后一次

  家人永远是吴玉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2月7日,当得知吴玉清即将前往土耳其参加救援救灾时,大姐赶到家中劝说无果后,搬出了老父亲,“要是出了什么意外,你有考虑过爸吗?”

  吴玉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及了,沉默许久,她带着哽咽的声音说:“你们牵挂着我,我的心里也装满你们。队里决定明天出发了,这次救援你别和老爸说。”

  为了不让86岁的老父亲担心,出发前,她只是对父亲说出去旅行几天。可又怎么瞒得住呢?

  2月10日晚上,父亲指着电视上的土耳其地震新闻,转头问身边的小女儿:“你和我说实话,玉清是不是去土耳其了?”看着小女儿低着头沉默不语,他瞬间明白了所有。

  对于女儿的义举,这位老父亲心里再明白不过了。

  “你去云南了?云南现在有多危险你不知道吗?谁给你的胆子!马上回来。”“老爸,对不起没和你说实话,但这里确实很需要我……”

  这段对白发生在2014年10月云南普洱市发生6.6级地震的时候,那是吴玉清第一次参加大型救灾行动。

  出发前,救援队要求参加人员必须将自己的血型及家人联系电话登记备案,吴玉清思前想后决定留下妹妹的九游会网址j9的联系方式,并打电话给妹妹说:“我要去云南抗震救灾了,这事别和老爸说。”

  电话的那头沉默了一会,突然传来了哭声,“为什么留我的?我没你想的那么坚强。”妹妹哭喊。

  那一刻,吴玉清觉得自己太自私了。

  灾区余震不断,看着一张张焦急悲伤,无助的脸庞,看到遇难者家属失去亲人悲痛欲绝的哭泣,第一次参加救援救灾的吴玉清内心一阵阵酸楚,她含着泪水,埋着头在废墟中用担架抬出受伤人员、进行临时救护、拆除行将倒塌房子、帮助发放救灾物资……

  很快,父亲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灾区断水断电,通讯中断,老父亲一直无法和吴玉清取得联系,那段时间,老人不敢看新闻,不敢接电话,苍老的手颤颤巍巍地按着玉清手机号码,一遍又一遍,可电话那头始终没有接通……

  不知道过了几天,吴玉清终于等来了信号恢复,几条未读短信蹦了出来。

  “爸问你有吃早饭吗?”“爸问你有按时休息吗?”“爸嘱咐天冷加衣。”“清,累不累?”“清,回家吧。”……

  父亲不懂怎么发短信,只能让吴玉清的姐姐代劳,一条条信息如同一股股暖流包裹着疲惫的她。老父亲,一天不落地关注着普洱市的天气变化。

  每次参加救援回来,吴玉清都要向父亲拍着胸脯保证是最后一次,可知女莫若父,父亲明白这个脾气、性格和自己最像的女儿,只要下定决心谁都劝不住。可每次女儿瞒着自己参加救援,回来后只要进门喊一声“爸”,他的心又融化了。

  每参加一次救援,就多一次对心灵的洗礼

  从土耳其救援回来后,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吴玉清闭上双眼,脑海里总会浮现起几幅画面……

  一个幸存下来的男孩,稚嫩漂亮的脸庞沾满了尘土,他用那双小手将碎石不断往外拨,想拯救埋在碎石灰烬下的母亲。“妈妈!妈妈!”可无论他怎么呼喊,妈妈再也不会摸着他的头温柔地回应。

  一名幸存的父亲,蹲坐在碎石瓦砾中,冷得蜷缩着身体,一只手紧紧地握住埋在废墟中女儿的手,那双原本稚嫩的小手早已没了血色,他明白女儿已经无法生还,但他却也不愿意离开半步。

  一个孩子被卡在楼缝中,悬在空中,老人站在楼下,没有工具,没有救援,什么忙也帮不上,他无奈地只能教孩子祈祷,祈求神明赐条生路。

  ……

  这些让人万分揪心的场景,玉清历历在目。

  她在感悟一个道理:灾难面前,人类如同蝼蚁。但是人世间总是美好的事物更多,每一个救援现场总能闪耀着“大义”“大爱”“大情”。

  “总有人问我:花费时间、金钱、精力,冒着危险,忍饥挨饿,一次次无偿的、自己掏钱出力参与救援,究竟图什么?如果非要说图点什么,那就是每参加一次救援,就多一次对心灵的洗礼,每救助一次群众,就多一份对生命的敬畏,每完成一次任务,就多一次对生命的升华。其实,我救助了他们,他们也拯救了我。”在采访时,玉清流着泪说。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我们传递爱的力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2013年,福建三明蓝天救援防灾减灾中心成立,由余斌、吴玉清等几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三钢职工自发组织,中心隶属于福建蓝天救援厦门总队管理,由于队员都来自三钢集团,大家又亲切地称之为“三钢蓝天救援队”。这支队伍的首任队长是余斌,吴玉清是副队长兼秘书长,2020年,余斌队长调往外地工作,吴玉清就承担起了整个队伍的管理职责,2022年11月退休后,更是全身心地扑在公益事业中。

  在三钢俱乐部旁有座五层小楼,它的一楼就是三钢蓝天救援队的队部,队员们称它为“根据地”,这个80多平方米的根据地是三钢蓝天救援队的装备区、训练区和队务整训区,三钢集团为这帮热心人提供了工作场地,并不时地赞助他们救援装备。

  2013年成立至今,三钢蓝天救援队参加了福建蓝天救援厦门总队组织的云南鲁甸地震救援、云南景谷地震救援、厦门国际马拉松维保、将乐水上救助、尼泊尔地震救援、斯里兰卡水灾救援、清流宁化水灾救援、泰宁泥石流突发灾害救援、闽清水灾应急救援、九寨沟地震救援等国内外突发事件大型救援任务。

  三钢蓝天救援队成立以来,还把公益服务覆盖到三明市及周边地区,开展了城市及深山老人走失搜救、关爱贫困孤寡老人、发放防走失黄色手环、深山悬挂标识牌,以及利用休息时间为学校、社区、企业免费培训急救知识,宣传自救常识等行动。

  参加公益救援行动,需要付出很多。2013年以来,吴玉清所有年休假都是在救援中度过,有时调班不过来的时候,还得请事假。

  在吴玉清心里,她所在的制氧车间是个大家庭,大家既是同事,也是家人。

  2022年10月的一天,制氧车间的一名男职工在岗位上突然瘫倒在地,口吐白沫。“清姐,快来!清姐,快来!”正在主操岗位上的吴玉清箭步如飞地赶到,她没有多想,立即对工友实施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

  “清姐”经常向同事宣传“不求、无畏、付出、谦卑、和谐、包容”的志愿者精神,这种“善”和“爱”已经悄然在她身边感染和传播。

  时间拉回到2017年,三钢蓝天救援队在三钢的社区组织一场关爱老人和特殊人群的活动,吴玉清和5位队友为社区老人们发放“防走失手环”。“这个手环上,有我们三钢蓝天救援队的电话,如果你不记得家在哪了就打这个电话,无论你在哪我都会去接你。”一些老人记不清家庭住址,她就亲自上门将信息逐一确认登记清楚。

  一次,社区的黄奶奶出门走失了,家人第一时间想到了蓝天救援队,想到了吴玉清。接到求助后,玉清立即联系队友并和老人的家属一起寻找。半个小时后,吴玉清的手机突然响了。“请问你是小吴吗?公交站有个奶奶让我打电话给小吴。”“我是小吴,你们现在在哪个公交站点?”挂断电话后,吴玉清和老人的家属一齐赶到接回了黄奶奶。

  这样的“防走失手环”,玉清发放了一千多个。

  2019年10月31日,中宣部副部长、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孙志军走进了三钢蓝天救援队。孙副部长看着救援队队部一面面锦旗很是感慨:“你们不计较个人得失,播撒爱心奉献社会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三钢蓝天救援队的8名队员全部都是奋战在生产一线的优秀技术骨干,所有队员都是尽量利用业余时间或者牺牲自己的年休假参加志愿救援救灾。

  蓝天救援不接受任何商业合作、不做广告、不做冠名,没有任何收费服务,队伍成立时需要书面签署保证书。

  为了给队里筹措经费添置装备,吴玉清在朋友圈里“卖”起了普洱茶。在云南鲁甸地震救援时,一位当地的茶商被他们的志愿救援行动所感动,得知蓝天救援队经费紧张后,承诺将玉清卖出的普洱茶作为救援队的行动经费。

  三钢蓝天救援队还通过社会渠道开展救援救助培训,筹集一些行动资金。

  对此,玉清笑着说,这些虽然都微不足道,但总能积少成多。

  这就是吴玉清,时时怀揣着一颗纯净的心。

  来源:三明日报(林智雄  刘宇诗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