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记:​孝老爱亲,用温暖传承好家风-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道德模范·身边好人
廖新记:​孝老爱亲,用温暖传承好家风
        2021-08-26 19:10:00        字体显示:
    廖新记,男,1962年生,大田县广平镇苏桥村人,郭居敬孝道故里的传承人,曾任乡村教师10年。1981年兄长去世,将胞兄四孩当自己的孩子养大成人;父母病危,独自照顾双亲;生活中遇到困境,他毅然挑起重担,用无私大爱撑起了爱的雨伞。
  无私大爱抚育胞兄四孩
  廖新记是家族里第一个“吃公家饭”的人,1981年从三明师范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家乡广平中心小学任教。同年,兄长因为狂犬病去世,留下四个孩子,最小的才两岁。兄长去世后,嫂子执意改嫁,抚养胞兄四个孩子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廖新记肩上。作为叔叔,他既要当四个孩子的“哥哥”又要当“爸爸”。
  本就经济困难的家庭因为胞兄的早逝、嫂子的改嫁让照顾四个孩子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家里唯一的收入就是廖新记任教每个月34.5元的微博收入。1984年,家里一下子变成了6个孩子,既是欢喜又是艰辛。不久之后,廖新记结束了10年的乡村教师生涯,一时间,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家里6个孩子的学费,12口人的日常开销,都是一笔巨大的费用。1991年,他不幸意外出车祸,受了较为严重的伤,培训费用和治疗又花费了一大笔。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困难。
  多年来,胞兄4个孩子的读书费用都由廖新记承担。有人问过他,孩子们读书费用没有记过账吗?廖新记说作为叔叔必须要负担他们学习生活的费用。廖新记说:“我对我哥哥的四个孩子比教导自己的两个孩子还要严厉,大侄儿与我就10岁的年龄差距,但是过于调皮,经常逃课。好在小侄儿特别聪慧,从小都是我带。”
  廖新记:“我的一生真的非常坎坷,兄长早逝,嫂子改嫁,四个孩子也是我的家人,我当然是要挑起重担。其实,我一直都在做很平凡的事情,不值一提。”
  照顾年迈病重的双亲
  2014年,祸不单行,父亲突患心梗住院,他始终陪护直至出院。出院后父亲一直服药,他一人承担所有费用。父亲在他的陪护、照料下,逐渐康复。2016年4月其母亲被诊为肺癌晚期,期间恰逢妻子到北京照顾坐月子的儿媳,照顾母亲的重担落在他一人身上,面对巨大精神压力和体力透支,他从未放弃,也毫无怨言,日夜陪护直至同年11月份母亲去世。母亲丧事办完后,妻子又回到北京照顾孙女,照顾年迈的老父亲的重担又落在他一个人身上。
  廖新记妻子廖秀珠说:“我这几年都在北京带孙子,我家里活都是我老公做,就家里什么事情都是我老公一个人做。”多年来,廖新记时刻将父亲的饮食起居放在心上,无论工作多晚,都要回家照顾父亲。
  广平镇苏桥村民政协理员詹兴柒说:“他三四十年来都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他的双亲。我们都是身为子女的,都要好好学习廖新记老师的孝敬爱心,好好的加以宣传、发扬。”
  无论对胞兄四个孩子含辛茹苦的照顾,还是对年迈病重双亲的照顾,这些都是廖新记好家风的传承,是他,用温暖、真爱、善良、责任为全家撑起了幸福的雨伞。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