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忙前忙后、多次帮忙调解我们两家的矛盾,为我了却一桩心事”。近日,在中村司法所工作人员、风平联动评理员、派出所干警、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贫困户庄某金满意地在调解书上签了字,拿到了赔偿款,至此这场毛竹山纠纷终于破冰化解。
案情介绍
中村乡庄某金的农田与庄某某的毛竹山上下相邻交界,因庄某金身体不便,疏于管理,庄某某的毛竹经多年发展已长到农田下,在双方因边界问题产生一些摩擦后,庄某某便“意气用事”,将庄某金农田上的毛竹砍了,双方矛盾一触即发。
考虑到双方矛盾积累已久,怕引发更大冲突,中村乡司法所立即介入调解,由司法所所长陈莉莉、风平联动评理室调解员罗邦棉,派出所民警林新洪一并参与调解工作。
第一次调解
第一次调解:庄某金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双方界限重新界定;二是认为庄某某在山上的笋厂经常垃圾乱扔,没有清理,不利于自己管理,要求清理;三是要求赔偿人民币壹万元。对于双方界限问题,双方同意仍以水圳为界,双方均不越界管理。山上的垃圾,庄某某表示愿意出工清理干净,但赔偿金额庄某金一口咬定要10000元,一分不少;庄某某却坚持认为毛竹是自己种的,一分不赔。因双方都在气头上,调解工作进行艰难。
第二次调解
第一次调解无功而返,但调解员们丝毫没有气馁,积极商讨对策。中村司法所所长陈莉莉提出,此次调解的突破点在于缓和双方关系,消除抵触情绪,从而进一步开展调解工作。建议采用“背对背”的调解方法,分头做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提议获得了大家一致认可。
随即,调解人员兵分两路,分别去往庄某金和庄某某家开展调解。经过又一番晓之以情的局面僵持利弊分析、明之以法的法律曲直研判,双方终于都有了让步的意思。调解人员便“趁热打铁”安排双方见面,提议将毛竹赔偿连同垃圾清理费1200元将该事处理,经过一番思想拉锯,最后双方在调解书上签了字,剑拔弩张的关系也因此得到了缓和。
此次调解正是在三元区司法局“运行协调、互动共赢、务实高效”人民调解机制构建引导下取得的又一次成功。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三元区司法局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36件,化解成功率达100%,充分发动社会调解力量,“因地施策”推动纠纷调处多样化,较好地实现了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源头化解、综合施策”的治理效果。(三元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