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扬飞:幸福敬老院的“女儿”-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道德模范基层巡讲 > 道德模范发言
郑扬飞:幸福敬老院的“女儿”
[清流县委文明办]         2016-09-14 08:55:00        字体显示:

  

  我叫郑扬飞,清流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工。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幸福敬老院的“女儿”》。

  黄小清是我们电力女工的知心大姐,她为人诚恳,做事踏实,每次和她在一起,她念叨最多还是敬老院里的老人。

  说起敬老院,这得从1991年的冬天说起。当时黄小清和丈夫上乡政府办事,遇到了来乡里领取困难补助的一对老夫妻。两位老人年事已高,无儿无女,衣着破旧,凛冽寒风中相互搀扶、步履蹒跚。黄小清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当时黄小清的丈夫经营生意,家里条件不错。她跟丈夫商量,把老人接回家赡养。

  夫妻俩赡养孤寡老人的请求得到了乡政府的支持,腾了一处闲置的旧屋让他们办敬老院。1992年春天,居所经过一番整修,黄小清夫妻与乡民政办工作人员一起,将五位六、七十岁孤寡老人接到了敬老院。她希望每一位来到这里的老人都能幸福的安享晚年,便给敬老院起名为“幸福敬老院”。

  黄小清夫妻义务赡养孤寡老人的善举,很快传遍乡里,不少五保户老人主动找上门想入住敬老院。而黄小清也十分关注身边的孤寡老人,只要条件允许,都会将他们接到院里照料。

  陈安勇在敬老院里居住时间最长,今年已经83岁高龄,身体却还十分健壮。在他看来,能够过上这样的日子,当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筹备敬老院之时,黄小清正巧去东坑村办事,无意中在牛棚里发现了衣衫褴褛、肮脏消瘦、神色木然的陈安勇。老人60年代从仙游县移民来此,无亲无故,只有靠替人放牛讨口饭吃,夜里无处息身,便躲进牛棚跟牛一块睡……看着老人凄凉悲惨的样子,黄小清二话不说把老人接回了敬老院。

  20多年间,黄小清夫妻为幸福敬老院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财力。她给老人们发放生活费,带老人看病、给老人买药,逢年过节为老人添置新衣,给老人加餐、送红包。敬老院没有雇请帮工,每天下班后,小清都会及时到敬老院打扫卫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做饭、喂饭、洗衣服,陪老人聊天。许多老人长期独居,性格孤僻,生活在一起难免发生磕碰和争执,小清尊重老人的生活方式,总是耐心地跟每位老人沟通,与他们谈心,调解他们的矛盾,从心里上安慰他们、开导他们。渐渐地,老人们真心接纳了这个孝顺的“女儿”,有什么心事都会对小清唠叨,性情也开朗起来。

  九十年代末,社会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丈夫经营的企业相继倒闭,夫妻俩也转入清流供电公司余朋供电所成为了一名普通农电工。不高的工资既要支撑全家的生活,又要维持敬老院的开支,黄小清感到了生活的压力。亲朋好友都劝她放弃敬老院,可黄小清割舍不下。老人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老人。

  为了不让老人受苦,黄小清一家节衣缩食,丈夫下班之余打点零工赚钱补贴,实在没钱了,就去找亲戚朋友借。老人看病的医药费,都是先向卫生院赊账,等有钱了再去还。他们最怕年关债主上门,老人过年要钱,还债要钱,只好一遍遍地解释和道歉。那是一段艰难的岁月,可尽管这样,夫妻俩还是不愿亏待老人,努力维持着老人原有的生活水平,从未间断过支付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还给每位老人每月80元的零花钱。

  20多年间,黄小清夫妻为敬老院花费了30多万元,并以“子女”的身份为12位老人送终。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寿命全部超过75岁,平均寿命在余朋乡是最长的。

  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6月20日,对黄小清来说是个不愿提及的日子。

  幸福敬老院屋子早已破败不堪,还曾发生过火灾,,成了一幢危房,老人住在里面很不安全。正好家里以前买过一块空地,夫妻俩打算建一幢新的敬老院。丈夫打听到外地木料便宜,便驱车前往,谁知路上竟遭遇车祸,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塌,这位不管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遇到多少坎坷曲折,始终顽强不屈的女子,此时落下了伤心的眼泪。丈夫的去世,留给黄小清的是一家的重担、在建的新敬老院工程、未还清的债务和5位需要照料的老人。

  强压伤悲,擦干眼泪,黄小清勇敢地重新站了起来。办好敬老院是她和丈夫共同的信念,虽然丈夫不在了,但她要用自己孱弱的身躯,独自承担起这份大爱的使命。

  敬老院门前有两棵桂花树,长势极好,是当年开张时夫妻俩亲手栽下的,见证了他们20多年的风风雨雨。为了筹措新院的建设资金,黄小清忍痛把它卖了。抚摸着桂花树干,轻嗅着桂香阵阵,小清心痛无比,却无怨无悔。

  黄小清的爱心善举,慢慢地被乡外的人们所知道、感动和理解,同事、朋友纷纷向幸福敬老院伸出援助之手。2011年6月,三明供电系统员工自发捐款30多万成立了“黄小清扶老基金”,帮助她建设新的敬老院。

  2011年9月29日,新的幸福敬老院喜迁新居。屋子窗明几净,环境整洁,房间里的床铺、被褥、桌子、椅子、衣橱全是新的,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卫生间,5位入住的孤寡老人喜笑颜开。

  黄小清照料老人甘之如饴,对待工作认真如初,一身国网绿的营业工装穿在她身上显得特别亲切和美丽。2008年6月,黄小清参加清流供电公司《安规》知识竞赛,不慎摔倒,右大腿粉碎性骨折,植入了一块固定钢板。医生交代她务必在家躺两个月。可当时正值电费收缴高峰,其他同志对这项工作不熟。见到因为自己而耽误工作,小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才休息了二十多天,就硬是从床上坐了起来,坐着轮椅去所里上班。频繁的移动还是影响了伤情的恢复。10月,她腿内的钢板断裂成三截,再次被送进了医院。医生反复叮嘱:“不能再这样了,一定要在床上静养三到四个月。”但是小清怎么也躺不住,11月从医院回来后又坐上了她的轮椅。由于长期忙于工作和照顾老人,小清一直没有上医院把腿内钢板取出,现在虽然已经可以不用轮椅正常行走,但一到阴雨天气腿部就会隐隐作痛,走路仍会微微瘸拐。

  正是对工作的这份执着、认真和细致,参加工作二十多来,她从未出现过差错。

  黄小清的事迹感动了社会,感动了很多人。工作忙碌的时候,供电所的同事会替她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2011年6月,三明供电系统组织了一支“黄小清敬老奉献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到敬老扶弱爱心行动。我也加入了到这支队伍,多次到幸福敬老院与大姐一起照顾老人。望着老人们与小清姐相谈甚欢的场景,我心里默默期许,要将小清姐的爱心延续,要让志愿服务精神长存。

  我和其他电网志工们在敬老院门前又种下了几株桂花树苗,满心期待桂香四溢的季节,也衷心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谢谢大家!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