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源地,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自三明起始。为纪念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会议在三明召开 40 周年,春节前夕,三明市委文明办、三明市融媒体中心等单位联合开展“好家风照相馆·为您免费拍照”公益活动。
活动以“我们的节日·春节”为主题,传承弘扬良好家风,持续深化“满意在三明”品牌,通过为家庭拍摄全家福,记录美好瞬间、传递家风文明。目前已为全市200个优秀家庭拍摄全家福,他们中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非遗传承人、人民警察、医务工作者、消防员、环卫工人、外卖小哥、抗美援朝老战士、百岁老年人等。
我们精选部分有代表性的家庭故事,陆续推出系列融媒报道,期待与您共同感受好家风传递的温暖。
回家路,每一步都是幸福
你对春节的印象是什么?
有人说是热气腾腾的烟火气,
有人说是回味无穷的家乡味,
也有人说是欢聚一堂的团圆饭,
还有人说春节
是始终不变的坚守……

寒冬尚未退去,新春的脚步渐近,2月5日,当大多数人还在沉睡的时候,王录华已经和往常一样,穿着工作服开始忙碌。一个簸箕、一把扫帚,他们将路边的生活垃圾和落叶等全数清理干净,用行动诠释着“城市美容师”的责任与担当。
王录华老家在安徽省怀远县,2001年进入三元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从清扫工、清扫班班长、清扫科管理员到如今的清扫科科长。20年来,她一直兢兢业业、务实肯干,先后多次被授予“三明市最佳城市美容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称号,见证着三明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凌晨4点要开始一天的工作,王录华总是风雨无阻;难活累活抢着干,班组每月清扫保洁质量竞赛评比都第一名;巡路面,查看边边角角从不含糊……“扫了二十几年了,等我退休的时候,工龄就三十多年啦,我们青春都奉献给环卫了。”王录华感慨道。
王录华说,这些年来,党委政府持续开展技能竞赛、评比先进、“送清凉”、“送温暖”、“微心愿”等活动,同时不断增加环卫机械化设备,一线工人从事路面清扫、洒水冲洗、垃圾卸载转运等作业,比原先轻松了一些,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社会也越来越尊重和体谅环卫工人的工作了。
越来越好的不仅是工作设备和工作待遇,还有我市环卫工人切实体会到的市民不断提升的文明自觉。
吃完早餐,王录华开始了第二趟作业。车窗外,树上的灯笼、商家橱窗上的花带和生肖龙贴画将干净的街路点缀出节日氛围。
“早些年,路上总有果皮纸屑,我们环卫工人天天都得弯着腰拾掇。这几年,三明的绿化美化亮化越来越好,爱护环境的人也越来越多,还经常有志愿者来帮忙,路上一天比一天干净。”王录华一脸骄傲,“如今,环卫工人可受重视了。‘爱心驿站’越来越多,我们进去歇脚,还给我们倒水喝,大伙儿干劲儿十足!”
“每天看到路面干干净净的,心里就很踏实、很有成就感。干一行就爱这一行,我希望能干到自己不能干那一天!”王录华乐呵呵地说。
往年的春节,王录华都在三明和工友们一起吃年夜饭,感受着第二故乡的浓浓年味。“今年我打算回安徽过年,回家乡一趟,初四回来。”王录华露出开心的笑容。
5日晚上9点,王录华站好最后一班岗,准备下班去吃晚饭,计划着收拾行李,带着满满的三明年货回家过年。
道一声辛苦,送满满祝福。“我的新年愿望就是:祝愿我们所有的环卫工人身体越来越好,健康平安。”在盛大的节日里,对家人的牵挂,对新年的期望,微小又虔诚的愿望,在三明这片热土上每时每刻都在各地发生,王录华的回家路,每一步都是幸福。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 林馨怡/文 周志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