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城市公交日益发达,公交车站台已发展成为城市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记者近日在实地探访中发现,城区不少公交站台的一些设施遭人为破损,给市民乘车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城市形象。
公交站里
现如今,公交车站台旁都放置了垃圾桶,可有些人仍随手丢垃圾。一些市民在等待公交车的间隙,或是随手或是故意把垃圾丢弃。
上月14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三明市第一医院公交车站台,刚走到站台,就注意到一个空的牛奶盒被扔到座椅底下。此时,一男子手里叼着烟走进公交车站台,丝毫不顾及身边的候车市民。
“明明站台旁就有垃圾桶,还要往地上乱扔垃圾,这种做法,真的是要不得。”家住三元区碧桂园的市民秦小姐告诉记者。有一次在等公交车的时候,她看见一位中年男士吃完早餐后,随手将牛奶盒以及装过馒头的塑料袋扔在了座位上,还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如果附近有人在发传单,公交站台简直是重灾区,地上到处都是被扔掉的传单。”
把垃圾扔进垃圾箱,这应该是基本常识,文明乘车、文明等车,让垃圾进桶,切勿懒走几步,而弄脏了公交站台。
公交站亭
记者走访时发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公交站亭,都或多或少存在脏、损、缺、乱涂画等问题。在三元区列东街的一处公交站台,其中一个座椅有部分破损,同时记者也发现等公交车的市民有些都选择站着等车。
“公共设施大伙都应该保护,不应该被破坏,我估计破坏这种人那是心态不平衡,座椅也挺好的,没招他没惹他,你说是不是。人为损坏,就是素质问题。”正在等公交车的市民李阿姨说。
沿着列东街道向北一直走,几乎每一处公交站台或多或少被贴着小广告并有划痕,在阳光下显得十分扎眼。有的小广告已被环卫工人用白色涂料盖住,有的则是盖住之后又被写上了新的广告。
提到小广告,正在等车的市民李先生直皱眉。“我觉得盖上之后,看上去广告是没了,表面还是很难看,好像一张贴满创可贴的大花脸。”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城市牛皮癣就曾大量出现在各地的公交车站等处,那时的小广告大多是用油性笔等工具,直接写在铁质的公交站牌上,内容大多是办证、刻章,附着联系电话。
眼下重现江湖的大量小广告,已经更新迭代,内容变成租房、卖房和视频网站推广等,不仅留有联系电话,有的还有网址和二维码,方式上则大多用贴纸或盖章。
“这种广告真假难辨,有的不仅办不了证件,租不了房,还有可能骗走你的钱,万一有人上当受骗就不好了。”一位市民说出自己的担忧。记者试着拨打了几个办证广告上的号码,不少是空号或提示无法接通。
公交站台是城市的基础公共设施,反映出一座城市的形象,乱飞的小广告,破损的椅子,都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小小的站台不单单体现了一个人的涵养、素质,更能体现出一个城市公民的道德水平。
公交停车区
“社会车辆堵在公交车站牌下,乘客上下车很不方便,也不安全。这样的现象很不文明。”上月15日下午3时,市民袁女士在三明广场等候公交车时,两辆车停在公交车站牌下,公交车只能直接靠后停车,袁女士和其他乘客不得不跑到公交站台后边上车。
“车辆违停路边本来就不对,还堵塞站台,导致我们上下车要走到行车道上,安全隐患相当大。”乘客朱先生表示。停车的时候起码要留出一点空间,方便市民上下公交车。 “私家车停在站台还会阻挡视线,看不见公交车过来,上车也不方便。”他说。
随后,记者来到三元区兴业证券公交车站牌附近,看到这一站上下车乘客非常多,可是一辆私家车停在站牌下没有及时离开,多辆在此站牌下停泊的公交车不得不在前面或者后面停车,乘客们也不得不到站牌前面或者后面上车。
“这条路两侧高楼林立,人口密度较大,停车需求也高,不少私家车都是小区里没地儿停,才停到路上来。”一名路过的市民对记者说。记者发现,为缓解停车压力,这条路段施划了电子收费停车位。这些停车位有不少空闲,可仍有司机偏偏跑去挤占公交站前区域。
“按规定,我们要在指定区域停车,可是有时有的车辆挤占公交专用道,停在公交车站牌下面。为了乘客安全,我们不得不停在站牌前或者站牌后。”一位公交车师傅说。
我们常说,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个“责”,既是指我们身体力行、积极倡导,成为公德的自觉遵守者,也是面对乱扔垃圾、停车占道等不文明行为,勇敢地站出来大声说“不”,成为公德的坚定捍卫者。
当越来越多的人敢于监督、劝阻别人不文明行为时,就能汇聚起整治不文明行为的强音,挤压不文明行为的生存空间。当文明之风浩荡,不文明行为定会日渐减少。
来源:三明日报(吴佳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