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源于生活,扎根群众。为了让舞台上的戏剧与舞台下的观众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市戏剧家协会在最近的活动月中交出一份别样的文艺惠民答卷。他们以“台前·幕后 戏剧·人生”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的活动,成功拉近戏剧与观众的距离。
本次活动由市文联主办,市文学艺术院、市戏剧家协会、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市歌舞剧院共同承办。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们先后举办三明原创音乐剧《幸福的烟火》讲演、三明原创情景音乐剧《风展红旗如画》讲演,以及《中国古典戏曲“形”与“神”》讲座等四场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将源于群众的戏剧回馈给群众,更在不断地激活着戏剧艺术的生命力。
市民吴先生聆听完艺术党课·三明原创音乐剧《幸福的烟火》讲演后表示:“早就对这部讲述沙县小吃业主创业故事的音乐剧有所耳闻,这次能在现场观摩其中的精彩片段,感觉很震撼。”这场讲演活动由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的青年演员和市戏剧家协会的会员主讲,他们与市歌舞剧院的演员们一同分享音乐剧《幸福的烟火》的精彩剧情和台前幕后的故事。活动中的剧情选段展演更是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好评。
为了应对文化发展和观众审美观的变化,市戏剧家协会也积极探索戏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路。他们采用“现场教学 场景互动 歌曲演绎”等方式,开展艺术党课·三明原创音乐剧《炽热的梦》讲演,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三明人民建设“改革惠民利民的幸福三明”的不懈努力。同时,结合“创作漫谈 现场互动 片段演绎”的形式,为观众深度剖析曾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经典剧目《风展红旗如画》的创作历程及演出故事。
为了让更多群众感受到本土戏剧的魅力,市戏剧家协会将舞台搭在民间,开展一系列“接地气”的创新活动。这些活动犹如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星星,将文艺之光送入千家万户。在大田县闽中戏曲文化园,市戏剧家协会与大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同举办文艺志愿结对服务活动,其中包括一场精彩的《中国古典戏曲“形”与“神”》讲座。讲座中,主讲演员们结合小腔戏《天门阵》《下南唐》的戏曲片段表演,现场进行戏曲行当身韵互动,深入浅出地为观众解读了戏曲的神韵与内涵。参与活动的观众表示:“演出很精彩,为老百姓带来货真价实的高品质文化体验。演员们充满活力的表演,让大家感受到戏剧文化的魅力。”
如今,十一月已然落幕,市戏剧家协会活动月虽然结束,但是这场活动激发出的群众文艺热情却仍在持续升温。
来源:三明日报(梁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