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热时阳光灼射,雨天雨水湿身,相信很多人会购买一把晴雨伞用于出行时遮阳挡雨。骑车出门,还能够撑伞出行吗?部分市民为图出行方便,自行在摩托车、电动车上加装遮阳伞、遮雨棚,认为无伤大雅,殊不知此举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也是不文明之举。

加装遮阳伞有隐患
8月26日,艳阳高照,车道上驶过一辆辆搭载了乘客的摩的,有的摩托车前端安装了透明挡雨罩,上方加装了风筝型遮阳伞。一阵风吹过,遮阳伞在司机和乘客的头顶上摆动起来,摇摇欲坠。
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广泛的遮阳伞有两种,一种在车头上焊接一根支架,支起一面超过车身长度的晴雨伞,一种在车头分两根支架撑起封闭式的遮雨罩。无论是哪一种,遮阳伞和支撑钢管都会影响驾驶员的前方视线,也会影响反光镜的观察效果,很难与周边的车辆和行人保持安全距离。记者注意到,特别是雨天出行,即使是透明挡雨罩,视线也会变得模糊,更难看清红绿灯和路面状况。
执勤的交警告诉记者,摩托车加装的遮阳伞高度与行人高度差不多,一不注意遮阳伞突出的部位就有可能勾住他人,甚至牵挂摔倒或扎伤。在行驶的过程中,遮阳伞阻碍了空气正常的流动,车辆一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强风,结构不稳,抓地力不足,伞带动车身摇晃,车辆很容易失去重心,发生侧翻,引发人身伤害或道路交通事故。
“太危险了,尤其是开车的时候,经常有安装遮阳伞、遮阳罩的电动车、摩的窜出来。因为装了遮阳伞,他们视线不好,对于跟在后面的车也会造成视线受阻,我要是没有及时放慢车速,就撞上去了。”市民王女士说起驾车时的遭遇,一阵后怕,“我家人想安装遮阳伞都被我阻止了。装了遮阳伞出行确实比较方便,但是比起便利,还是安全更重要。”
“小区设置的电动车停车位本来就不多,如果停了一辆加装了遮雨棚的电动车,体积变大,车身宽度增加,旁边的车位很难停进去。”市民刘女士说,“想防晒遮雨我能理解,但不应该妨碍到他人。”
市民陈先生对此也颇有微词:“我回家路上要穿过一条巷子,有一回背后出现一辆装了遮阳伞的摩托车,速度又快,又占道,把我的雨伞刮飞不说,还差点扎到我的眼睛。现在看到装着遮阳伞的摩的,我都尽量远离。”
文明出行 道路更畅通
近年来,因在摩托车、电动车上加装了遮阳伞而在交通事故中造成伤亡的案例并不少见。
据交警部门通报,永安一男子驾驶加装遮阳伞的摩托车时,被一辆出租车刮碰,连车带人倒地,收拢的伞有一根伞柄翘起外露,刺进他的喉咙和锁骨之间。
一男子驾驶摩托车由明溪往三明方向行驶,行驶过程中因加装的遮阳伞脱落致使车辆向右驶岀路外,造成司机以及后方乘客受伤。
外地也有类似案例。深圳市光明区一名外卖员在骑行电动车时忽然摔倒,被车上安装的雨篷扎伤颈部,不幸身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七十一条,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载物有明确规定,即高度距地面不能超过1.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端不得超过0.3米。
记者采访了摩的司机林师傅。林师傅表示,热天一到,在装了遮阳伞和没装遮阳伞的摩的之间,乘客往往会选择有装伞的车辆,自己不装就没有客源。所以,他在摩托车车头焊接了一根装伞的支架,并常年备着一把晴雨伞,以备不时之需。“不如直接从源头制止,厂家不要生产,商家不要卖,我们买不了,也就装不了。”林师傅说。
记者在购物软件搜索摩托车遮阳伞,各式各样的商品映入眼中,价格在40元到190元不等。
执勤的交警对记者表示,网购遮阳伞便宜,安装也方便,尽管开展了各类文明出行宣传活动,私装现象还是屡禁不止,惩处力度还需加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尤溪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多次开展违法加装遮阳伞专项整治行动,在一些重点区域及路段进行巡逻整治。同时对驾驶人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交通安全出行意识。

养成文明出行习惯,是为了自身和他人安全,请市民朋友从自我做起,自觉对遮阳伞说“不”,安全文明出行,维护城市交通文明形象。
来源:三明日报(尤溪记者站 陈建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