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就找村里网格员、做好事能积分换物品、村务微信群成宣传政策的“明白群”……近年来,宁化县中沙乡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成立网格员、积分制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以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网格员 调解”,让小事不出村
“有事情,找你们,就对了。感谢你们的调解,让我和邻居放下矛盾,重归于好。”近日,中沙乡中沙村村民赖显荣,握着该村网格员的手开心地说。
在中沙乡,和赖显荣一样,遇到问题,就找村里的网格员,成了村民们的集体共识。
中沙乡共有14个村居,居民居住分散。为实现村级管理敏捷高效,中沙乡以村为单元,共设105个网格,14名网格长和360名网格员,覆盖全乡3822户家庭。他们常常走街串户,开展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社会治安巡防……成为群众贴心人、疏通乡村治理的“主动脉”。
中沙乡政法委员黄永龙介绍,每个村的这支网格员队伍,除有乡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还纳入了当地派出所和司法所工作人员,扩充网格员队伍的专业力量,采取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村。

黄冬香是中沙村的一名网格员。她经常利用农闲时节、茶余饭后,走进村民家里、人群中,通过“一支笔、一张摸排表、一个电话”,化身政策宣传的“传声筒”、特殊人群的“服务员”和平安建设的“守护员”。
“作为村里的网格员,我负责109户群众,平时上门讲政策、做宣传,还建立了微信群,分享反诈骗、法律咨询等政策法规。”黄冬香说道,工作做多了,村民的安全意识越来越高,矛盾纠纷越来越少。
在中沙村党支部书记夏冬钰看来,乡里精心打造的网格员队伍,已经成了乡村治理的基层新力量。“现在,村民有什么困难,有什么纠纷,首先就是找网格员。”
网格员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活跃在村里的田间地头,及时捕捉信息、采集信息,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安全隐患排查、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为群众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代办帮办等服务,既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也提升乡村基层治理效能。
今年,中沙乡网格员共征集各类信息200余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135起,排查整治安全隐患8处,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0余件。
“积分制 德治”,助力乡风文明
“我来。”“我报名参加!”“我也报名。”5月18日晚,中沙乡半溪村村干部黄水林在村民微信群,发布了一条征集反诈宣传志愿者信息后,村民们和往常一样积极报名参加,不一会就活动报名就满员了。
在半溪村,村民们遵守村规民约、参与调处纠纷、参加志愿活动等都可以获取积分,积攒的积分则可以到“乡风文明积分超市”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这让村民们干劲十足。
德治,是乡村治理的基础。2021年,半溪村在上级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上级补助 村财 乡贤捐赠”方式,创建了“乡风文明积分超市”,积极探索村级“积分制 德治”管理模式。村里制定积分实施细则“11条”,将村级治理事项划分为自治类、法治类、德治类、三类,进行量化积分。其中德治类有道德风尚和家庭荣誉两类,明确了移风易俗、传承好家风、志愿服务等加分清单,还明确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扣分清单,吸引了村民参与。

为保证评分的公平公正,村里还成立了由村两委、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等组成的评分小组,每月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核查打分,按照百分制,获得80分以上的可获得兑换资格。
“每到月底,评分小组根据《实施细则》确定积分分值并进行公示。”半溪村党支部书记何海明介绍,通过公开积分排名,村民在可量化的标准中约束自我、提升自我,兑出了乡风文明新风尚。
一人带动一家,一家带动一组,一组带动一村。“积分攒到多少啦?”“明天打算做些什么事挣积分呀?”等话题,早已成了半溪村村民茶余饭后闲谈的热门话题。
半溪村还充分发挥好人、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定期开展“平安家庭”“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评选活动,激励村民主动参与到平安创建活动,提升村民“平安建设家家共创,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主体责任意识。
通过“积分制 德治”,半溪村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趟出了乡村治理新路子。眼下,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生动图景在半溪村铺展开来。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雷露微 黄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