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打开创建“小切口”实现乡风“大文明”-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讲文明树新风
将乐:打开创建“小切口”实现乡风“大文明”
[将乐县委文明办]         2023-04-20 10:31:00        字体显示:

  将乐县通过持续深化“创十星评十户”、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等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和良好文化条件。

  “创星评户”“创”出新风尚。持续挖掘提升“创十星评十户”品牌价值,切实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梳理整合全县农村评选活动,要求评选对象涉及农村群众的,必须优先从星级文明户中产生。不断赋予创建内涵,拓展创评外延,将乡村振兴要求有机融入“十星”创评标准,激活家庭这个最小社会“细胞”,让“创星争星”的过程成为激发农村群众自我革新的生动实践。将“创十星评十户”与“六无村”“最美庭院”等活动紧密结合,形成“家家比文明,户户争先进”的良好氛围。由星级文明户挂包调解拆迁纠纷,有的放矢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有效促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2022年,全县143个村(社区、场)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创评率达到100%,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7397户、“十星级单项典型示范户”1283户。

  “一约四会”“约”出新风气。深化村民自治实践,融合民主法治与传统道德,发挥村规民约作为乡村“小宪法”的作用,把红白喜事不奢办等移风易俗理念写入村规民约,由红白理事会对村里婚丧事宜的操办规程、标准要求等做出明确规定,让农村家庭卸下“人情包袱”,有效遏制炫富攀比、铺张浪费等歪风陋习。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性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乡风村风评议,同时推选德高望重、热心村里公益事业、作风正派、群众认可的“五老”人员参与“四会”治理,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引导群众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升。2022年,红白事桌数普遍下降3-5桌,节省费用5千元至数万元,14个行政村建成红白喜事食堂,乡村节地生态安葬(放)率达90%以上。

  “文明实践”“践”行新思想。把全县1个实践中心、13个实践所、145个实践站建成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前沿哨所,盘活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主题公园、红色教育基地等文明实践点,通过“田间会”“地头会”“庭院会”等方式,在乡村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650场,不断改善农村群众精神风貌。深入挖掘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扎实开展农民丰收节、跑马将军庙会、板凳游龙灯、忠靖公庙会、物资交流会等乡土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绿海红星”文艺轻骑兵、食闹乐队、南词说唱艺术研究会等特色志愿服务队的作用,为农村群众送上文化大餐,创作南词说唱、村规民约歌、“半台戏”、木偶戏、快板等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使文明实践全域铺开,潜移默化孕育农村社会新风尚。

  “家风传承”“传”出新理念。依托杨时文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厚重积淀,从杨时留存的248首诗词、《杨时传》以及杨氏宗祠保存的族谱、楹联、碑刻、牌匾、文献资料等历史遗存中着手,挖掘整理一批民间蕴藏的优秀家风家训,收集整理宋、明、清代以及近代的家风家训,围绕“家庭、家教、家风”举办“三家”讲堂,深入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通过文化服务队巡演、“擂茶 ”宣讲、编制家训家风歌谣以及各村老年协会开办好家风好家训文化讲坛等形式举办家风家训主题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常态化。

  来源:将乐县委文明办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