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伍林发,国家二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三明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福建省清流县人,毕业于福建师大音乐系,现任三明市文联副主席。从事音乐创作30余年,先后创作了数百首音乐作品,曾出版创作歌曲集《客家的摇篮》和cd音乐专辑《霓虹灯亮在白云边》、《我用歌声祝福你》等,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曾多次专题介绍和播放其音乐作品;舞蹈音乐《李寄斩蛇》获中国文联“小荷风采”创作金奖、歌曲《工地摇篮曲》、《霓虹灯亮在白云边》获“全国建设者之歌”和“共和国五十周年”演唱和征歌比赛优秀奖和二等奖,钢琴曲《客家风情》获福建省艺术节创作金奖,歌曲《亲吻你再久依然恋着你》、《我是你肩上的一颗星》获福建省政府文艺百花奖;歌曲《客家酒歌》、《清流》获福建省音乐舞蹈节创作一等奖、优秀奖等奖项。
算上摇篮曲,伍林发与客家音乐结缘,可以说是从一出生就开始了!
尽管年过半百,谈起音乐,伍林发仍然手舞足蹈,表情就像个孩子。就像当年孩童时代哼唱的“月光光,秀才郎”一样,伍林发从内到外都透露着一种童真!“我能够走出去的作品,无不深深地刻记着客家的烙印!”伍林发说。就像他爱吃的辣椒和客家酒娘一样,客家山歌已经浸入他的血脉,与他融为一体。
著名歌唱家于文华评价:伍林发老师的旋律流畅、优美,又富有新意,带着自然的气息。
“月光光”山里走出个秀才郎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割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面前一口塘,打条鲩鱼八尺长;大头拿来熬汤食,尾巴拿来入学堂;入个学堂四方方,搬条凳子读文章……”这首客家童谣《月光光》,是伍林发来到世上接触的第一首童谣,尽管当时听不懂歌词,但母亲雷氏用她清泉般的歌喉给还是婴儿的伍林发种下了音乐的种子。
父母生了8个孩子,伍林发排行老五。懂事后,他听母亲说自己小时候是最闹的一个,奇怪的是,只要母亲一哼起《月光光》等童谣,他就马上安静下来,盯着母亲,小手小脚还随着母亲的韵律一挥一蹬的,十分搞笑。
客家山歌,产生于客家人的生活劳作,绕响回荡于岭岗山坳,山野田间,村落圩场等。其唱腔艺术风格特色具有鲜明的客家地域风情。伍林发从小生活的清流县嵩溪镇,是客家山歌之乡。“我们父辈,无论是劳作还是闲暇,都要哼几首歌谣,客家山歌,是他们表达情感、劝导世人、祝福吉祥、激励后辈的方式,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耳濡目染使我对客家山歌眷恋不渝。”伍林发说。
小时候,伍林发喜欢光着脚踏着土路到乡间和小伙伴玩耍,听乡民唱客家山歌、童谣调。每天清晨,镇上的妇女们在溪边边洗衣边唱歌,伍林发,特别喜欢听她们唱歌,他就成了母亲洗衣时的“跟屁虫”。如今,他对小时候的山歌、童谣依然张口就来。
上小学时,伍林发的音乐天赋崭露头角,他经常参加乡里、镇里、县里的文艺汇演,被同学们称为“音乐秀才郎”。到了中学,伍林发迷上乐器,死乞白赖地跟着一位叫吴强伟的下乡知青学习拉二胡和笛子。“可以说,吴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真正比较正规的学习音乐是从吴老师开始的。”伍林发说。
中学毕业后,伍林发回乡插队,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夺得了全县唯一一个福建师大艺术系的名额。“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伍林发真的成了“秀才郎”,真的骑上了他梦中的白马,跨过了莲塘。
从客家土壤里汲取养分
伍林发是客家人,也是音乐人,客家文化是他生活的沃土。他说,他与这块红色的土地有着不解之缘,他的成长是因为从客家土壤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4年的大学生涯给伍林发的音乐之梦插上了翅膀。毕业后,伍林发分配到宁化师范当了一名音乐老师。
安稳的生活并没有扼杀伍林发对音乐世界的探索。工作之余,他跟随当时宁化文化馆馆长王建和下乡采风,收集、整理、抢救客家山歌。“这个时期,是我真正走进客家音乐的时期,此前,我只是觉得客家山歌好听,喜欢哼哼,这个时期,我才真正领略到客家音乐的独特魅力!那些质朴的、纯净的旋律从满脸沧桑的阿公阿婆口中飞出的时候,你会感到很震撼的!”伍林发说。
几年下来,跟着王建和馆长四处采风,伍林发对客家文化的了解有了质的飞跃。客家—— 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独特的汉族民系,以黄河子孙的毅力和坚强写下了亘古的漂泊史、坚忍史、生命史。这些,让伍林发感到自豪。伍林发告诉记者,客家山歌,是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客家人在大自然中长年累月创造出的口头文学,同时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久唱不衰。
与王建和馆长的采风经历,让伍林发迷上了客家音乐,他开始创作。1985年,他谱写了《宁化我的故乡》,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首充满了客家风情的歌曲。“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客家山歌有两个典型的调式,一个是商调式和羽调式结合的调式,听起来比较优美,以‘262 636’为特征的;另一个是商调式和徵调式结合的调式,以‘262 525’为特征的,听起来比较雄浑有力,刚劲大气。在《宁化我的故乡》里,我大量采用了客家山歌的典型调式之一:‘252’。因而整首曲子显得节奏明快、激昂大气。”
当年,《宁化我的故乡》被福建人民广播电台选送为《今日长征》专题节目,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全国14家电台播放。
闽西北多彩的客家艺术给了伍林发丰富的养料,对红土地、对客家人深沉的爱,如同阳光敲开胚芽那样敲开了作曲家的才情。此后,《客家的摇篮》、《月皎皎》、《客家擂茶香》、《山歌越唱越开怀》,《客家酒歌》……一曲曲由伍林发谱曲的客家山歌从山坳里飞出来。
1991年,伍林发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文字版的歌谱专辑《客家的摇篮》,其中,收录了他这个时期创作的106首歌曲。
沾着大地的尘土飞翔
凭借着客家山歌,伍林发走出了大山。
1992年,市里把他当“宝贝”调到了市文联担任音乐家协会主席兼文联秘书长。1994年,市里组织了一场大型文艺晚会《情系客家》到省里汇演,近2个小时节目的音乐,全部由伍林发创作,“整台音乐融汇了各种客家音乐元素,特色鲜明,很有创意。”《情系客家》在省里得到了高度评价。
此时伍林发的创作,不再仅仅局限于客家歌曲。2005年,伍林发与青年词作家贺磊结缘,一老一少两人一见如故,十分投缘,一次偶然机会,他们合作的歌曲被著名歌唱家于文华看中,一个作曲、一个作词、一个演唱,3人的合作结出硕果:《亲吻你再久依然依恋着你》、《情深似海》、《我用歌声祝福你》等5首歌曲走进了中央电视台。
伍林发擅长即兴创作,圈子里的朋友都知道伍林发喜欢喝三五杯小酒,喝着喝着,他的创作灵感就会上来,即兴来那么几句,往往,这即兴来的几句就成为难得的好曲。一次,在酒桌上,趁着几分酒兴,伍林发放开歌喉唱出了“山泉酿酒哟敬宾朋,客家热情哟在其中,你争我夺行酒令,不醉不归嘞到天明。”回家后,他把这几句的曲谱整理出来,并和词作家贺磊合作,创作出了豪放、热情的《客家酒歌》。
“正是因为有着对客家山歌的研究,积蓄了创作的底蕴,对我的音乐创作有着很大的帮助。”伍林发坦言,他在许多音乐创作里都运用了客家山歌的典型音调,并从中吸取养料。“如果没有一双踩在大地尘土上的双脚,就不会有一双翱翔长空的翅膀!如果我飞翔,那么我的翅膀一定带着客家这块土地上的尘土。”伍林发这样表达他对客家音乐的热爱。
最近,伍林发正在忙着给于文华的国学音乐专辑中的《离骚》片段和《腊八》谱曲。“客家山歌本就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现在,我们现代人反过来给《诗经》里的内容谱曲,有一定挑战性。但我谱的曲一定带着客家山歌和中原文化的元素,在继承中发展。”伍林发说。前几天,伍林发随省文联和省音乐家协会领导陪同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先生到泰宁采风考察,还即兴为徐沛东一行演唱了他深深喜爱的客家山歌。
“那些烙着各个时代印记的客家山歌,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客家人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和历史足迹,对民族音乐、历史、社会、民俗等各方面的学科研究和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认真挖掘、整理、研究和传承。”采访结束时,伍林发的话意味深长。(王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