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起,明溪县旅欧经商务工人数逐年增加,约占县域人口的1/5,被冠予 “海西新侨乡”之美誉。近年来,随着家乡投资环境的优化吸引了一大批海外侨眷回乡兴业。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明溪县有8位返乡 “洋人”走上村官岗位。近日,记者来到明溪县沙溪乡瑶奢村走访 “洋”村官邓卫东。他在国外生活11年,回乡后,今年6月被选为村主任……
曾想摘个“洋”月亮
时光回溯至1996年底,邓卫东长年驾驶着宁化至福州的大巴,忙碌生计。扣除过路、汽油、合伙人分成费用,干了近3年,收入却不及在意大利亲戚那儿工作的3个月。
1999年,又是一年春节时,邓卫东决定“过洋”淘金,跟随亲戚一起出国意大利。
初到意大利时,邓卫东在服装车间做车工。由于工价丰厚,他曾经连续半年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最长时每天务工超过16小时。靠着吃苦肯干,在意5年后他办起了工厂。在外的11个年头,他捞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也带领不少乡邻出国致富。
在意大利他虽然结交了不少异国朋友,然而,文化差异、社会认同感的不同,使他的内心孤独。“许多在外的人员时常都会反问一下,将来自己的最终归宿会在哪里?”邓卫东坦言。
为了心中的归宿感
2009年,邓卫东带着妻儿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瑶奢村,与一家厦门酒业公司合作代理一洋酒销售,并办起了选煤厂,生意甚是红火。
3年来,老邓虽“过洋”可“土气”不变,农村习俗一点没落下。闲暇时,邓卫东常与亲朋、乡邻畅聊农事、经营、孩子读书,村里有啥红白喜事,他会把在三明开店铺的妻子叫回来帮忙。“村里有谁困难,自己能帮到的都会尽力。自己做点生意认识些门路,有谁需要农产品,我都会把客商带回瑶奢来采购。在家,多以诚待人,乡里乡亲的见面了彼此乐呵。”
眼下,他带着10多位乡邻一起在三明各县市做洋酒销售代销,苏金贵在内的20个瑶奢闲散劳动力到自家选煤厂里务工,解决了子女读书费用。
老邓正以行动兑现着当年为家乡做点实事的心愿:“能帮大家做点事,外出时人家说起瑶奢的新变化,自己也高兴。”
用行动解答村官“试卷”
今年6月,邓卫东高票当选村主任,“3年后,只要老百姓说老邓还是有做点事情的,能给张笑脸,自己就很满意了。”他说。
眼下,随着30亩退宅还耕农田平整结束,一项流转村集体土地、村民持股、进行规模化种植苗木和蔬菜的议程被村两委摆上桌面商讨。
村民林明义在邓卫东的支持下开办起了果蔬商贸合作社,解决了村民毛豆、花菜、红心早熟地瓜等销路问题;通过跑县里公路局,失修多年的环村公路得到修补硬化。
凭借瑶奢村划入三明台商投资区规划发展范围,整个台投区自来水供应都在瑶奢,又有10来个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年可增加村财收入10多万元。目前,村头道路重新整修并安装了路灯,路面和村落垃圾有了专人清洁,随着村建规划的完善、闲置土地“三通一平”报备完成,瑶奢迎企入村、村民家门口上班逐步成为现实。
邓卫东告诉记者,他心中有许多梦想:下一步依靠退宅还耕、自来水厂、村矿业开发反哺资金等增加村财收入;“埋单”全村所有人的医保费用;分批次带领村民到沿海发达乡镇学习创业、经商门道,扶持苗木业发展,开办早熟红心地瓜深加工厂等;进行危旧房连片改造,让60岁以上的老人晚年乐享村财分红……(康志辉 马文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