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明溪县雪峰镇城南社区,党支部书记邓美玲介绍,社区创新“113”志愿服务机制,结合“365”近邻党建品牌,通过完善的组织架构,灵活的人员调配,帮扶好本社区及其他社区的残疾居民。几任社区书记都注重加强与县、镇残联的联系,加强社区残协组织阵地建设。
“两个‘1’分别指一个平台和一个时间段。社区这个服务平台划分为五个大网格,再按每40到50户细分小网格,由在职党员、居民代表、联建联创单位志愿者等组成网格志愿服务队伍,做好日常入户、帮扶等志愿服务。”“3”指“关爱留守儿童”“帮扶空巢老人”“服务困难群众”三支志愿服务队,成员动态流动,广泛吸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根据入户走访得来的反馈信息,各志愿队成员在社区的安排下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职业优势,帮助不同需求的人群。
配齐硬件设施,打造快乐之家,城南社区大家庭处处体现着对残疾居民的关爱。社区服务点设立“福乐书屋”“福乐健身站”、辅具共享服务站等场所,让残疾朋友把满意带走,将笑声留下。
“福乐书屋”由两列书橱和一个大型阅览室组成,藏书6000余册,大多数由福建师范学院捐赠,图书种类涵盖时政、经济、政策解读、美食、体育、小说等各领域,在小小的社区打造了一方求知的小天地。藏书中单列20册盲文书籍,满足盲障居民需求,书屋还配有两台盲人语音阅读电脑。
“福乐健身站”除开设球类运动、器材运动、棋类等健身活动项目外,内设的8台具备复健功能的健身设备深受残疾居民的喜爱。
康复协调员林锦负责做好建档立卡、协助复健等工作。“当然,场所也可以作为普通健身房供居民使用。”林锦说。
2021年,全县首家辅具共享服务站在城南社区设立。至今,翻开站内的借用手册,记录已是厚厚一叠。曾有人激动地电话咨询邓美玲:“听说你们那里有共享残疾人辅具?社区的居民真幸福!”
邓美玲也发现,残疾人还往往是沟通表达的弱者,他们或者因为智力残疾、听力残疾等表达不便,或者不善于反映问题、寻求帮助。这就需要社区人员根据“全面摸排、不落一户”工作要求,常态化入户走访,符合低保户标准的残疾人“应保尽保”,按政策该发放的资金不少一笔,能够预见到的需求一样不落。聋哑居民用纸笔交流,不认字的找来亲人翻译,总的原则是全力把工作做到位。
社区一对正在上小学的双胞胎姐妹,姐姐从小腿部残疾,母亲又在2021年患癌。经申请,她们家被列为低保户。社区携手联建联创单位明溪县供电公司对姐妹俩结对帮扶,“六一”节,为一人买了书包,一人买了鞋子,满足了她们的“微心愿”。辖区一户低保户夫妇被安置在城北社区箭岗小区,夫妻两人或聋或哑。因为菜地划分和邻居起了冲突,却支支吾吾“有苦说不出”,急得差点直接用拳头说话。邓美玲协同城北社区工作人员共同调解,耐心说理,才避免了矛盾激化。
来源:三明日报(明溪记者站 詹铁笛 通讯员 陈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