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大田县建设镇罗女士想起几天前遭电信诈骗的经历,仍然后怕不已。
罗女士在建设街经营婚庆店。7月1日,她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武警某部队的办事人员,单位有几对新人准备举办集体婚礼,找她购买一些婚庆用品。
“我加了他的微信保持联系,但是第二天对方说手机坏了,换了个微信号重新加我,还发送了定位和地址。”罗女士说,自己看到定位后完全相信了对方,当即在微信上达成购买协议,选定了婚庆用品。之后,她补货了6000元。
7月3日上午,对方要求罗女士从指定商家处代购矿泉水和“特陆牌自热米饭”,总价46170元。罗女士按照对方提供的九游会网址j9的联系方式添加商家,该商家又让她从某食品有限公司线上代理商处下单。代理商要求罗女士支付货款38720元,待结清后才可发货。当时,罗女士因账户余额不足,出门向相邻店铺借钱,并遇到了建设派出所民警林建意。
“我当时正好在附近店铺开展反诈宣传工作,隐隐约约听到‘转账’‘钱不够’等话,感觉不对劲。”林建意怀疑罗女士遭遇电信诈骗,马上赶到她的店铺制止转账行为,帮助罗女士及时止损了38720元。
随后,林建意查看罗女士的微信聊天记录,确认她正在遭受“冒充军警采购物资”类的形式诈骗。他向罗女士详细介绍此类案件的常用诈骗手段,罗女士听后恍然大悟。
警方提醒群众:日常中遇到任何先付定金后办事的情况,都不能轻易汇款,一定要先设法核实对方的身份,三思而后行。如有自称军警人员来采购物资的信息,需要特别注意,军警人员采购物资会履行严格的书面程序,不会仅通过电话进行采购,更不会让商家垫付,切莫相信这种“空对空”的电话联系和汇款转账方式。而且,任何军警单位均不会轻易与个体商户合作,更不会要求群众向私人账户转账汇款。
来源:三明日报(大田记者站 连小慧)